这首诗以恢弘的气势和喜悦的笔调,描绘了唐朝收复失地后的和平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诏书颁布、敌军归降的胜利消息,奠定了全诗昂扬的基调。颔联通过“戍楼吹笛”与“牧野嘶风”的意象对比,生动刻画了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笛声不再示警,风声伴着闲马,一派安宁。颈联运用壮阔的地理意象,“河水九盘”与“天山千里”象征着收复疆域的广袤与边防的巩固,对仗工整,气象万千。尾联由实转虚,将胜利的影响扩展到东南四方,宣示了大唐王朝的国威,进一步深化了“贺”的主题。全诗结构严谨,语言豪迈,充满了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感与对和平的向往,是中晚唐时期一首难得的雄浑壮阔的边塞庆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