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山甫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采用递进式结构:首联批判空有武力的伪英雄,颔联点明平叛关键人物,颈联展现将领的智谋,尾联寄托厚望。诗人巧妙将星象占卜的军事传统融入送别诗,"指星望气"的细节描写凸显将领的非凡才能。尾句"第一功"三字铿锵有力,体现唐人对军功的崇尚。
作者:贯休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诗歌开篇以"松品""雪格"喻姜道士高洁品格,接着用夸张手法描写其奇特相貌,突出其不同凡俗。"若不居岳"二句点明其隐士身份。中段写送别场景,药僮、葫芦等细节生动有趣。后段"万里长风"气势磅礴,末句"音声鸟"的请求,既显虔诚又见风趣。全诗语言奇崛,想象丰富,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作者:无可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时空对仗构建双重意境:首联实写离别场景,颔联"花繁"与"雪在"形成季节反差,暗示行程遥远。颈联"江沙月"与"驿骑尘"构成静动相映,尾联猿声草色更添江南特色。诗人善用意象群(舟、马、猿、苇)营造行旅画面,末句"高兴寄何人"的反问,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作为僧人之作,其语言清丽不染尘俗,却饱含人世温情。
作者:徐铉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归"为脉络:首联点明辞官归乡之举,彩衣暗含孝亲之意;颔联选取湓城酒熟、匡阜花稀的典型意象,勾勒出九江风物;颈联"垂杨绿""宿鹭飞"的动态描写,展现归途生机;尾联以"落潮归"呼应开篇,表达诗人对功成身退的期待。诗中时空转换自然,语言清丽,在送别诗中别具隐逸情趣。
作者:顾况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采用"由物及人"的双线结构: 前四句工笔描绘石竹花,用"深浅紫红"的色块对比、"婵娟灼烁"的光影效果、"飘香风"的通感手法,展现强烈的视觉与嗅觉冲击。 后两句笔锋突转,以"镜中""色空"的佛理收束,将绚烂归于平静,形成"绚极反淡"的艺术张力,体现作者"即色悟空"的禅悟境界。
作者:罗隐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旧游一梦"开篇,用"败草""衰槐"的意象渲染苍凉氛围,凸显诗人对时局的失望。"数奇""时薄"直抒胸臆,而尾联笔锋一转,在自嘲中透露出友人鼓励带来的精神力量。典故"贡禹冠"的运用,既含蓄又深刻地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挣扎与坚守。
作者:无可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细腻笔触勾勒南池秋景:首联“柳暗”“清波”动静相生,颔联“白鸟起”“使君来”暗含人景互动。颈联“洲岛没”“荷花开”展现秋色渐浓中的生命力,尾联“角绝”“裴回”以声音与动作收束,余韵悠长。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巧妙融合,既体现僧人特有的空灵视角,又流露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曹松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动衬静:前两联通过"啼鸟""乱流""触柳""约莲"等动态描写,勾勒出隐溪的生机盎然;后两联转入人事,"何逊""莫愁"用典自然,尾联"秉烛夜游"呼应开篇"昼短",体现主客尽欢的洒脱。语言清丽流畅,对仗工稳,兼具画面感与音乐美。
作者:吴筠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四联勾勒孙登形象:首联"卉服从穴居"具象化其隐士风貌;颔联"弹琴读易"展现精神追求;颈联"无愠色""在玄虚"凸显道家修为;尾联"诫叔夜"的典故深化历史厚重感。艺术上采用白描手法,语言简净,通过"淳古""天和""玄虚"等道家语汇构建超然意境,末句发问余韵悠长,体现吴筠作为道教学者的审美趣味。
作者:吴筠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简练笔法勾勒文始真人的修道历程:首联点明其悟道本源与隐逸身份;颔联用“紫气”典故暗喻得道之兆;颈联强调超越世俗的仙家境界;尾联以“三清”“九仙”展现终极成就。语言凝练,意象玄远,通过道教特有的词汇(如玄诰、紫气)营造飘渺仙气,体现吴筠作为道士诗人的独特审美。
作者:吴筠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简练笔法勾勒接舆夫妇的隐逸形象:首联点明其志趣高远,颔联用“傲然”凸显其拒绝权贵的风骨,颈联以“凤歌”“龙德”的典故展现其智慧与德行,尾联通过峨眉山的意象升华其精神不朽。诗中“耕绩代禄秩”体现道家自给自足的理想,与“千载保灵术”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超越。
作者:吴筠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采用史传笔法,四联层层递进: 首联突出弦高商人身份与非凡之举的对比; 颔联用"效谋""矫命"概括其智勇双全; 颈联通过"义不受""灭其私"彰显其大义; 尾联以道家理想收束,塑造出完美国士形象。 语言简练遒劲,典故化用自然,体现唐代咏史诗"以史为鉴"的特点。
作者:吴筠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四联八句勾勒黔娄形象: 首联直陈其高洁品格,以“蕴”“守”二字突出主动选择; 颔联用“淡然”“无瑕”展现其精神境界; 颈联通过妻子评价侧面烘托其德行; 尾联以“辞禄”“表谥”点明其超越世俗的价值。 语言简练,多用对仗(如“雅操”对“代华”),典故化用自然,体现唐代咏史诗的典型风格。
作者:陆龟蒙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采用递进式讽刺手法: 1. 前六句描绘野鹤天真遇害的过程,突出鹤媒的阴险伪装 2. 中四句通过"梳翎""惊起"等细节增强戏剧张力 3. "媒欢舞跃"等句直指其谄媚本质 4. 末六句由物及人,将自然现象升华为社会批判 艺术上运用拟人化描写(如"心不疑""乍低昂")和对比手法(野鹤的单纯与鹤媒的狡诈),语言犀利,寓意深...
作者:孙元晏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哀婉笔调展开,首句“未免哀”奠定悲怆基调,次句“无计拯”凸显无力感。后两句用假设反问,尖锐批判前朝执政者的失职,同时隐含对当下统治者的警示。语言凝练,用典含蓄,通过历史镜像折射现实困境,展现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
作者:孙元晏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前两句以对比手法突出王僧祐的品格——"肯与"反问强化其不屑与权贵为伍的态度,"只推君"直指其唯一性。后两句通过"任他""似不闻"的细节描写,将热闹场景与主人公的淡然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其精神世界的超脱。全诗语言简练,意象对比鲜明,展现了魏晋名士风度的延续。
作者:陈陶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采用"颂体"结构: 1. 首联以仙官对比突出皇恩浩荡 2. 颔联用"雁字""龙骧"构建空间与人才的宏阔意象 3. 颈联以耿恭守边、袁氏德政双重典故赞颂韦氏 4. 尾联将现实边防与《甘棠》典故结合,完成从个人功业到政治理想的升华。 艺术上善用密集典故形成厚重感,"雁字""龙骧"等比喻新颖,体现晚唐七律精工典丽的特点。
作者:徐铉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这首诗以彩燕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彩燕的美丽形象和春天的生机。首联“缕彩成飞燕,迎和启蛰时”点明了彩燕的制作材料和迎接春天的时节。颔联“翠翘生玉指,绣羽拂文楣”进一步描绘了彩燕的精致和华美。颈联“讵费衔泥力,无劳剪爪期”通过对比真实的燕子,突出了彩燕的轻盈和无需劳作的特性。尾联“化工今在此,翻怪社来迟”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赞叹和对春天迟来的小小埋怨,情感真挚而富有生活气息。
作者:徐铉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所思”开篇,奠定怅惘基调。颔联以“路远山长水复深”强化追寻之难,颈联“衰草”“清风”渲染孤寂氛围。后两联借酒、琴暂忘愁绪,却见落日云霞聚散无常,最终落笔于“独伤心”,情感层层递进。诗人善用意象对比(如“青田酒”与“绿绮琴”、“鲜云”与“伤心”),以乐景写哀情,凸显人生无奈与永恒孤独。
作者:李洞
| 类型:古诗赏析
| 0阅读
全诗以虚实相间的手法构建仙境:前两联用"浪摇青""猿鸟看"等动态意象营造飘渺感;颈联"聆仙语""闻海腥"将听觉与嗅觉通感运用得出神入化;尾联转折点破人间与仙境的隔阂。诗中"诗帖布帆""药煎金鼎"等细节,既体现李洞炼字之精,又暗含"诗可通灵""药能通神"的道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