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赞美田兴遵循礼教的五言古诗。开篇以“馋鱼吞钩”为喻,生动阐释了君子对古礼的执着追求,为下文歌颂田兴铺垫了情感基调。接着,诗人通过“闻敬嫂言”而“掣心东北流”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兴行为的深切触动,既体现了田兴事迹的感染力,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对礼教的重视。
诗中直接点出田兴“与礼相绸缪”,明确了歌颂的核心——田兴与礼仪的紧密联系。而“善词闻天下,一日一再周”则进一步说明,田兴的善言善行不仅符合礼教,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世人传颂的典范。
从深层来看,孟郊创作此诗,不仅是对田兴个人的赞美,更折射出中唐时期士大夫对藩镇割据乱象的反思,以及对恢复儒家礼教、重建社会秩序的渴望。田兴作为藩镇将领却能坚守礼法,在当时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理想社会伦理的向往。理解这首诗,需要结合唐代藩镇历史、儒家礼教思想以及孟郊的个人创作风格,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情感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