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需要分层解读:前四句为述职自省,中四句写仕途际遇,末四句抒怀归隐。艺术上运用了"反对"手法(如政绩自责与突然升迁的对比),"傥容"的假设语气强化了归隐渴望。教学中可重点分析:
1. 唐代文人的双重心态: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矛盾
2. 律诗中间两联的时空布局:颔联写政务现状,颈联写历史际遇
3. 典故的创造性使用:"式微"从原意的天色晚引申为仕途衰微
建议结合白居易《观刈麦》比较唐代官吏对民生疾苦的不同态度。
这首诗需要分层解读:前四句为述职自省,中四句写仕途际遇,末四句抒怀归隐。艺术上运用了"反对"手法(如政绩自责与突然升迁的对比),"傥容"的假设语气强化了归隐渴望。教学中可重点分析:
1. 唐代文人的双重心态: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矛盾
2. 律诗中间两联的时空布局:颔联写政务现状,颈联写历史际遇
3. 典故的创造性使用:"式微"从原意的天色晚引申为仕途衰微
建议结合白居易《观刈麦》比较唐代官吏对民生疾苦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