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教学可重点把握三个层次:首先解析"残花"的双重象征(自然现象/生命哲理),其次分析"一枝"与"满堂"的夸张手法,最后引导学生体会唐人"衰飒见生机"的独特审美。可对比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写法,理解唐代诗歌中辩证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