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以景寓情":前两句用"百尺""宝幡"等词展现寺庙的宏伟庄严,后两句却转向"闲庭""苔痕"的细微之景,形成宏大与精微的张力。"未干"二字尤为精妙,既写实景的湿润,又暗示佛法的永恒浸润。全诗未直接抒情,但通过"古松-甘露-绿苔"的意象组合,自然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体现了唐代山水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美学追求。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以景寓情":前两句用"百尺""宝幡"等词展现寺庙的宏伟庄严,后两句却转向"闲庭""苔痕"的细微之景,形成宏大与精微的张力。"未干"二字尤为精妙,既写实景的湿润,又暗示佛法的永恒浸润。全诗未直接抒情,但通过"古松-甘露-绿苔"的意象组合,自然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体现了唐代山水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