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作为一首题画诗,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诗歌与绘画的转换艺术,诗人通过语言再现视觉形象,如“崎岖石磴绝游踪”等句,使读者如见其画;其次是丰富的表现手法,运用夸张(“笔精回感重瞳悦”)、对比(与诸画家比较)、用典(姜尚、傅说)等手法增强艺术感染力;最后是深刻的立意升华,从单纯的绘画欣赏上升到政治理想,使诗歌具有更深层的价值。
在结构上,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开头至“奇花怪木非因植”为第一部分,总体赞美黄筌画艺;“崎岖石磴”至“云分落叶拥樵径”为第二部分,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张璪松石”至“献之恺之无颜色”为第三部分,通过对比突出画艺;“仿佛垂纶”至结尾为第四部分,由画作引发政治感慨。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使诗歌既有绘画的直观美感,又有思想的深度。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月槛参桥□”存在缺字,这可能是流传过程中的遗失,但并不影响整体诗意。这种瑕疵反而增添了古诗的历史感,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