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以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为切入点,运用“将军封万户”与“红粉为和戎”的鲜明对比,揭露了封建社会“将士无力安邦,女子代父出征”的荒诞现实。诗中“何事”“却令”二词以反诘语气强化批判力度,使作品在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承载了深刻的政治讽刺和人性思考,体现了咏史诗“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的典型特征。
本诗以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为切入点,运用“将军封万户”与“红粉为和戎”的鲜明对比,揭露了封建社会“将士无力安邦,女子代父出征”的荒诞现实。诗中“何事”“却令”二词以反诘语气强化批判力度,使作品在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承载了深刻的政治讽刺和人性思考,体现了咏史诗“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