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首诗以“听琴”为核心,借琴声抒情,情感真挚,意境凄清,是元稹羁旅诗的典型之作。
第一首侧重“乡思”与“感佩”:首句“胡笳夜奏塞声寒”以“胡笳”“塞声”定调,营造凄凉的夜晚氛围,“寒”字既写环境之冷,也暗写心境之寒;次句“是我乡音听渐难”直抒胸臆,点明琴声引发的思乡之情,“听渐难”既可能是夜色深沉、听觉模糊,更可能是乡思浓烈、心绪难平所致;后两句“料得小来辛苦学,又因知向峡中弹”转向对友人的感佩,推测友人学琴的辛苦,且知晓友人专为自己在峡中弹奏,暗含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第二首侧重“羁愁”与“惜友”:首句“别鹤凄清觉露寒”用“别鹤”典故,将琴声比作别鹤悲鸣,“露寒”进一步强化夜晚的凄冷与心境的悲凉;次句“离声渐咽命雏难”细化琴声,“渐咽”写乐声变化,“命雏难”深化悲凉意境,暗合诗人漂泊无依的处境;后两句“怜君伴我涪州宿,犹有心情彻夜弹”转写友人,“怜”字饱含情感,既怜惜友人陪伴自己的情谊,也暗含对友人虽同处羁旅却仍有心情弹琴的感慨,侧面反衬自身的愁绪之深。
两首诗结构紧凑,前两句写景写声写情,后两句转写友人,景、声、情、人融为一体,语言质朴却情感浓厚,将羁旅之愁、思乡之情与友人之谊自然结合,感染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