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景手法:首联“清风袅袅越水陂,远树苍苍妙喜寺”以由近及远的视角写景,先写眼前“清风”“水陂”的细腻景致,再转向远处“远树”“妙喜寺”的苍茫景象,层次分明。“袅袅”“苍苍”两个叠词的运用,既生动描绘出清风的轻柔与树木的茂盛,又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
2. 抒情方式:后联“自有车轮与马蹄,未曾到此波心地”采用对比手法抒情。前句提及“车轮与马蹄”所代表的世俗纷扰,后句则强调这些纷扰“未曾到此波心地”,通过世俗喧嚣与禅意心境的对比,突出妙喜寺周边环境的清净及诗人内心的澄澈,间接表达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与对禅意境界的追求,抒情含蓄而深刻。
3. 意境营造: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将外在的“清幽之景”与内在的“宁静之心”融为一体。清风、水陂、远树、古寺构成的视觉画面,与“波心地”所象征的禅意心境相互呼应,形成“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意境,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体会到诗人超脱世俗的平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