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鹤林寺幽深清冷的自然环境和庄严祥和的宗教氛围,并抒发了诗人向往禅境、调适身心的情感。
首联“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总写鹤林寺地势之高与景致之幽,一个“隐”字奠定了全诗超脱尘世的基调。颔联“松覆山殿冷,花藏谿路遥”具体描写山寺环境,松荫覆殿的“冷”与溪路花藏的“遥”,共同营造出静谧、深邃的意境。颈联“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转而描写寺内景象,宝幡与明灯一静一动,暗示着佛法的庄严与光明。颔联与颈联由外而内,由自然景物到人文景观,层次分明。
后四句转入抒情。“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承接前文,将春日暖阳、山谷空灵、春风潮水融为一体,景象开阔,心境也随之舒展。“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直接道出游览山水林木的目的在于调节身心。尾联“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则明确表达了诗人愿舍弃俗世交游,沉浸于山中禅诵生活的强烈愿望,点明主旨。全诗写景清丽,抒情真挚,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和诗人追求精神超脱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