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表达闲适淡泊情怀的酬赠诗。前两句写景,“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林”,勾勒出诗人居所清幽寂静的环境:郊野的寺庙、远山的积雪、空寂的书斋、幽深的竹林。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也暗示了主人高雅脱俗的志趣。后两句抒情,“我以养愚地,生君道者心”,由景及人,点明主旨。诗人自称选择此地是为了“养愚”,即修养一种与世无争、大智若愚的心境。令他感到欣慰和契合的是,这方净土不仅安顿了自身,更感染了来访的友人令狐司录,使其也萌生了向道之心。诗中蕴含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自得与满足,以及对知音共鸣的欣喜。全诗语言简淡,意境清远,充分体现了韦应物诗歌“高雅闲淡”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