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作于中唐时期,鲍溶时任校书郎等职,与李益等文人交游密切。诗中"窃览"表明是私下品读友人诗作后的酬和之作,反映唐代官员间的雅集传统。当时政局动荡,文人常以琴音寄怀,诗中"思忧琴"正是这种时代情绪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