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沉疴旷十旬,还过直城闉。
老马犹知路,羸童欲怕人。
久隳三径计,更强百年身。
许国将何力,空生衣上尘。
我身患重病已经旷职了一百来天,如今病愈初朝,又经过了宫城的城门。我这匹老马依旧认得去朝廷的路,而那瘦弱的书童却仿佛害怕路人。长久以来,我都荒废了隐居的打算,如今只能勉强支撑着这残躯。我有心报国却不知能出什么力,白白地让这衣上落满了灰尘。
此诗创作于吕温久病初愈、首次上朝之时。吕温是中唐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积极参与政治,怀有报国之志。然而,可能因身体患病,他不得不长时间搁置政务。病愈后上朝途中,他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首联“沉疴旷十旬,还过直城闉”,点明了诗人久病未上朝的时间之长,如今病愈重过宫城城门的情景,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略带沧桑的基调。颔联“老马犹知路,羸童欲怕人”,运用对比手法,老马识路体现出一种熟悉和坚定,而羸童怕人则增添了几分怯懦和生涩,既描绘了途中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历经病痛后心境的变化。颈联“久隳三径计,更强百年身”,表明诗人长久以来放弃了隐居的想法,只能勉强支撑着这孱弱之躯,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坚持。尾联“许国将何力,空生衣上尘”,直接抒发了诗人有心报国却不知从何出力的感慨,衣上的灰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壮志未酬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反映了诗人在政治抱负与身体状况之间的矛盾和挣扎。
1. 吕温:中唐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在政治上积极进取,文学上也有一定造诣,与柳宗元、刘禹锡等交往密切。
2. “三径”的典故:源于西汉蒋诩的故事,后成为隐居生活的象征,在古代诗词中经常被引用。
3. 古诗中常用的借景抒情、对比等表现手法:如本诗中老马与羸童的对比,以及通过描写途中景象抒发内心感慨。
这首诗以诗人久病初朝途中的所见所感为线索,展现了他复杂的心境。从诗中可以看出,吕温尽管身体虚弱,但依然心系国家,有着强烈的报国情怀。然而,身体的疾病和岁月的流逝让他感到力不从心,这种矛盾在诗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了解到中唐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理想。同时,诗中的典故和表现手法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