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
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
李远 〔唐朝〕
谢公何岁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
朱顶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头。
蓬瀛路断君何在,云水情深我尚留。
他日若来华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
写雪
写水
写草
写云
古诗译文
谢公您是在哪一年埋葬于松楸之下,如今双鹤依然相伴在玉楼之旁。
朱红色的鹤顶耸立在荒草之上,雪白的羽毛零落飘散在小池边头。
通往蓬莱瀛洲的仙路已断,您如今又在何方?唯有我依旧留存,怀着如云水般深沉的情意。
他日若你化鹤归来,停于华表之上,定会增添更多令威当年那样的哀愁。
展开
知识点
1. 唐代诗歌中的怀旧主题常见于重游故地题材,多抒发物是人非、人生无常之感。
2. 鹤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高洁、长寿、仙逸的象征,常与隐士、道士、仙人联系在一起。
3. “丁令威化鹤归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仙道传说,后成为诗词中表达物是人非、生死无常的经典典故。
4. 唐代诗人善用对比手法,如“依然”与“掩”、“何在”与“尚留”,强化情感张力。
5. “松楸”作为墓地的代称,体现了古人以树木寄托哀思的文化传统。
展开
古诗注解
谢公:
原指东晋名臣谢安,此处借指诗中怀念的故人,可能是一位隐士或高官。
松楸:
松树与楸树,常植于墓地,代指坟墓。
双鹤:
传说中仙人的坐骑或伴侣,象征高洁、长寿,也暗喻故人昔日的风骨与伴侣。
巑岏(cuán wán):
形容山势高耸,此处形容鹤顶高耸的样子。
蓬瀛:
指蓬莱、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代指仙境或远方。
云水情:
比喻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情怀,也指深厚的友情或思念之情。
华表:
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的装饰性石柱,传说丁令威化鹤归来后曾栖于华表。
令威:
即丁令威,传说中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止于城门华表,感叹“城郭如故人民非”。
展开
讲解
这首《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是李远在重访旧地时,因见到双鹤而触发对故人深切怀念的作品。全诗围绕“悲怆”二字展开。诗人开篇即点出故人已逝(“掩松楸”),而象征其高洁品格的双鹤却依然存在,形成强烈反差。中间两联分别从视觉形象(鹤的孤寂)和心理感受(仙路断绝、情意难通)两个层面深化悲情。尾联巧妙借用丁令威的典故,不仅提升了诗歌的意境,更将个人之悲升华为对人生终极命运的哲思——即使成仙归来,面对故园荒芜,亦唯有无尽愁绪。此诗结构严谨,用典贴切,情感层层递进,展现了唐代文人深沉的生命意识与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旧游”为线索,通过今昔对比和神话典故的巧妙运用,营造出深沉哀婉的意境。首联以“谢公”起笔,庄重典雅,点明所怀之人为高洁之士;“双鹤依然”反衬“松楸已掩”,突显物是人非之悲。颔联细致描绘双鹤的孤寂形象,“朱顶巑岏”与“雪毛零落”形成色彩与状态的鲜明对照,暗示时光流逝、生机凋零。颈联由景入情,以“蓬瀛路断”喻生死永隔,“云水情深”抒己之长存思念,情感深挚。尾联借用丁令威化鹤归来的典故,设想故人若知今日之荒凉,必将更添愁绪,以虚写实,将悲情推向高潮,余韵悠长。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怀旧伤逝之作。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远重游故地,触景生情而作。诗人故地重游,见昔日故人所居玉楼犹在,双鹤犹存,而故人已逝,坟墓掩于荒草之中。物是人非的强烈对比,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故人的深切怀念。结合“丁令威化鹤归辽”的典故,诗人抒发了人生易老、生死无常、旧游难再的悲怆情怀,表达了对生死、仙凡之隔的深刻感悟。
展开
作者信息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 尤工于诗。 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 与许浑齐名, 时号 “ 浑诗远赋”。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少勤学, 有大志。 唐文宗大和五年 (831)登进士第。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在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任过职,旋为福建观察使幕宾。武宗会昌初
古诗数量:
45
名句数量:
152
作者其他古诗
1
翦彩
1万阅读
2
立春日
1万阅读
3
赠筝妓伍卿
1万阅读
4
咏鸳鸯
1万阅读
5
观廉女真葬
1万阅读
6
咏壁鱼
1万阅读
7
咏壁鱼
1万阅读
8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1万阅读
9
黄陵庙词
1万阅读
10
悲铜雀台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