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有烟岚色,地多松竹风。
自言离乱后,不到鼓鼙中。
径柳拂云绿,山樱带雪红。
南边青嶂下,时见采芝翁。
屋檐上缭绕着山间雾气,地上多是松竹摇曳的风声。 主人自言经历离乱之后,再未听闻战鼓喧嚣之声。 小径边的柳枝拂过云端绿意盎然,山樱点缀着白雪更显红艳。 南边青翠的山峰之下,时常可见采灵芝的老翁。
本诗通过空间转换展开画面:首联写近景屋檐与地面,颔联由景及人,颈联转向路径与山花,尾联以远山收束。诗人以"离乱"与"鼓鼙"暗喻时代背景,而"烟岚""松竹"等意象群构建出世外桃源。色彩运用尤为精妙,"绿""红""青""白"交织,强化视觉冲击力。全诗在写景中完成"逃离-归隐"的情感表达,体现唐诗"诗中有画"的特质。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山居清景,前四句通过"烟岚""松竹""鼓鼙"对比战乱与宁静;后四句以"柳绿""樱红""青嶂"的明丽色彩,烘托隐逸之趣。末句"采芝翁"点睛,暗含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语言简练,意境空灵,体现晚唐山水诗淡远风格。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频发。李咸用借友人山居之景,抒写对乱世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当时文人逃避现实、寄情山水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