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从叔郎中諴辍自秋曹分符安陆属群盗倡炽流毒…因有寄献
从叔郎中諴辍自秋曹分符安陆属群盗倡炽流毒…因有寄献
郑谷 〔唐朝〕
华省称前任,何惭削一麾。
沧洲失孤垒,白发出重围。
苦节翻多难,空山自喜归。
悠悠清汉上,渔者日相依。
写山
古诗译文
曾在中央官署担任要职的前任官员,被贬到地方任职也不必感到惭愧。
边远之地的孤城已经失守,白发苍苍的将领从重重包围中突围。
坚守节操反而遭遇更多磨难,如今能安然归隐空山暗自欣喜。
在那悠远清澈的汉水之上,渔夫们日日相依为伴。
展开
知识点
plaintext 1. 诗人郑谷:晚唐著名诗人,字守愚,江西宜春人。因《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咏物写景,风格清新通俗。 2. 秋曹:唐代刑部的别称。因《周礼》秋官掌刑法,故后世常以“秋官”或“秋曹”指刑部。 3. 分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或任命将帅时,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凭证。后指官员被任命到地方任职。 4. 安陆:地名,今湖北省安陆市,唐代属安州。 5. 一麾出守:典故,原指颜延之因不满被贬为太守,作诗有“一麾乃出守”句,后泛指京官出任地方太守。
展开
古诗注解
华省
:指尚书省等中央高级官署。
削一麾
:指被削职出任地方官。“一麾”即“一麾出守”的缩略,意指持旌旗出任太守。
沧洲
:滨水的地方,古时常指隐士或偏远之地,此处指安陆。
孤垒
:孤立的城池、营垒。
苦节
:坚守节操,矢志不渝。
清汉
:清澈的汉水,也可指银河,此处双关,实指汉水。
渔者
:渔夫,象征隐逸生活。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郑谷为其从叔郑諴所作的一首寄献诗。诗歌结构清晰,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情言志。讲解时可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理解标题中“群盗倡炽流毒”的历史背景,这解释了诗中“失孤垒”、“出重围”的具体原因。二是抓住“苦节”这一核心概念,它体现了古代士人对气节的看重,以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归隐思想。三是体会尾联的象征意义,“清汉”、“渔者”不仅是实景描写,更是归隐江湖、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写照,反映了乱世中文人的普遍心态。整首诗将个人遭遇、社会现实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值得细细品味。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简洁凝练的笔法,勾勒出一位正直官员在乱世中的命运起伏。首联以“华省”与“削一麾”对比,点明主人公身份变化,并以“何惭”二字宽慰,展现豁达。颔联“沧洲失孤垒,白发出重围”描绘出战乱的残酷和主人公突围的艰辛,画面感极强。颈联“苦节翻多难,空山自喜归”是全诗情感转折点,道出坚守节操反招磨难的现实无奈,以及劫后余生归于山林的欣慰。尾联以“清汉上渔者相依”的闲适景象作结,与前面的激烈动荡形成鲜明对比,寄寓了诗人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在个人际遇的叙述中折射出晚唐动荡的社会背景。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郑谷写给其从叔郑諴的。郑諴原在京城担任“秋曹”(刑部官员),后被分派到安陆(今属湖北)为官。当时正值“群盗倡炽流毒”,即盗贼蜂起、祸乱严重之时,安陆一带遭遇战乱,城池失守。郑諴在困境中坚守,最终得以脱身,可能因此去职或选择归隐。郑谷作此诗,既叙述了从叔的艰难经历,也表达了对节操的赞许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展开
作者信息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古诗数量:
366
名句数量:
1272
作者其他古诗
1
淮上与友人别
1.3万阅读
2
淮上渔者
1.1万阅读
3
淮上与友人别
1.1万阅读
4
中年
1万阅读
5
越鸟
1万阅读
6
柳
1万阅读
7
鹧鸪
1万阅读
8
席上贻歌者
1万阅读
9
淮上与友人别
1万阅读
10
中年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