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
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
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濛。
佐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
白发新作的县尉,任职的县城就在故乡的山中。 虽高中科举却能甘居卑职,前贤的风范依然留存。 芜湖的春水轻轻荡漾,梅雨时节白昼也朦胧。 辅佐治理使百姓安居后,莫要荒废了诗文创作的功夫。
本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 1. 仕隐主题:"故山中"既指地理故乡,亦隐喻精神归宿,体现唐人"隐于仕"的处世哲学 2. 时空结构:首联现时场景→颔联历史参照→颈联自然永恒→尾联未来期许 3. 诗艺特色:对仗中见流动("荡漾"对"溟濛"),用典不着痕迹("前贤尚此风"化用陶潜"道丧向千载")
全诗以"故山"为空间坐标,"前贤"为精神坐标,构建出双重文化认同。颔联"高第能卑宦"五字浓缩唐代科举士子的典型心态,尾联"篇章莫废功"则凸显文学在官僚体系中的超然价值。中间"芜湖春水""梅雨溟濛"的江南意象,既写实景又暗喻仕途波谲,体现郑谷"清婉明白"的诗风。
此诗作于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5),时年近六旬的许棠终于及第,被任命为泾县尉。郑谷作为同辈诗人,既赞赏友人甘居卑职的淡泊,又勉励其不忘诗文创作,反映了晚唐士人在仕途与文学间的平衡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