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远望江天苍茫无际,登城时正值夕阳返照。 潮水涌来不分支流,树叶凋落后可见他山。 沙洲上的鸟儿晴天飞向远方,渔夫夜晚悠闲地歌唱。 年关将至却无法归乡,心已随着那片孤帆飘回故里。
本诗教学应把握三个重点: 意象分析:逐句解析"返照""他山""片帆"等意象的深层含义 情感脉络:梳理从登临观景到思乡情感的递进过程 写作特色:赏析诗中"无别浦"的双关修辞和平仄对仗技巧 建议结合唐代羁旅诗传统,对比杜甫《登高》等作品,体会晚唐诗的细腻风格。
全诗以"登临"为视角展开四重意境:首联用"漠漠江天"与"返照"构成苍茫的时空背景;颔联通过"潮来""木落"的动态描写强化秋意;颈联以"沙鸟""渔人"的闲适反衬诗人孤寂;尾联直抒胸臆,用"片帆"意象将思乡情绪具象化。诗中"无别浦""见他山"等句,既写实景又暗喻人生际遇,体现晚唐诗含蓄深沉的特质。
此诗作于郑谷晚年漂泊江南时期。诗人登临杭州城楼,面对钱塘江潮起潮落、秋叶凋零的萧瑟景象,触发了羁旅思乡之情。当时正值岁末,诗人因仕途不顺或战乱阻隔无法归乡,故将愁绪寄托于眼前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