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兴善寺寂上人院
题兴善寺寂上人院
郑谷 〔唐朝〕
客来风雨后,院静似荒凉。
罢讲蛩离砌,思山叶满廊。
腊高兴故疾,炉暖发馀香。
自说匡庐侧,杉阴半石床。
写雨
写风
写山
雨后
古诗译文
客人来访时风雨刚停,寺院静谧仿佛荒凉。
僧人结束讲经,蟋蟀离开台阶;思念山居,落叶铺满长廊。
腊月暖意引发旧疾,炉火温热散发余香。
自言住在庐山旁,杉树荫下半掩石床。
展开
知识点
1. 郑谷:晚唐诗人,字守愚,江西宜春人,因《鹧鸪诗》得名"郑鹧鸪" 2. 上人:佛教对持戒严格、精于佛学的僧侣尊称,始见于《摩诃般若经》 3. 唐代寺院功能:兼具宗教场所、文人社交空间、避难所三重角色 4. 腊月旧疾:中医认为冬季阳气内敛,易引发宿疾,与"炉暖"形成冷暖对照 5. 石床意象:在禅诗中常象征僧人打坐修行的简朴生活,如贾岛《送僧》"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展开
古诗注解
兴善寺
:唐代长安著名寺院,位于今陕西西安。
寂上人
:对僧人"寂"的尊称,"上人"为对高僧的敬称。
蛩离砌
:蛩(qióng)指蟋蟀,砌为台阶,暗示讲经结束的寂静。
腊高
:腊月时节,天气干燥寒冷。
匡庐
:即庐山,位于今江西九江,为佛教圣地。
展开
讲解
首联以"风雨后"的特定时空切入,用"似荒凉"的错觉表现禅院超越尘嚣的静美。颔联"罢讲蛩离砌"运用通感手法,将听觉(讲经声、虫鸣)转化为空间寂静。"思山叶满廊"暗含《楚辞》"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典故。颈联"腊高兴故疾"体现郑谷"诗带病僧"的创作特点,炉香成为连接物质与精神的媒介。尾联通过僧人之口,将长安寺院与庐山圣境空间叠合,拓展了诗意境界。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静"为眼,通过风雨后的荒凉感、蛩声叶落的动态寂静、炉香与病体的矛盾对比,层层递进展现禅院幽境。尾联"杉阴半石床"的意象,既实写僧人清修环境,又暗喻诗人向往的半隐半仕生活。郑谷善用细微物象(落叶、炉香、蟋蟀)营造空灵意境,体现晚唐诗歌"格致幽微"的特点。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郑谷晚年隐居时期。安史之乱后,唐代佛教兴盛,文人多与僧侣交往。郑谷拜访长安兴善寺高僧寂上人,目睹寺院清幽之景,结合自身多病思隐的心境,以简淡笔触勾勒出方外之地的超脱意境。
展开
作者信息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古诗数量:
366
名句数量:
1272
作者其他古诗
1
淮上与友人别
1.3万阅读
2
淮上渔者
1.1万阅读
3
淮上与友人别
1.1万阅读
4
中年
1万阅读
5
越鸟
1万阅读
6
柳
1万阅读
7
鹧鸪
1万阅读
8
席上贻歌者
1万阅读
9
淮上与友人别
1万阅读
10
中年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