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蜀中寓止夏日自贻
蜀中寓止夏日自贻
郑谷 〔唐朝〕
展转欹孤枕,风帏信寂寥。
涨江垂螮蝀,骤雨闹芭蕉。
道阻归期晚,年加记性销。
故人衰飒尽,相望在行朝。
写雨
写风
写人
古诗译文
辗转反侧倚靠着孤枕,风吹帷帐确实寂寥。涨水的江上垂着彩虹,骤雨喧闹地敲打芭蕉。道路险阻归期延迟,年纪增长记忆力减退。老朋友都已衰老凋零,彼此在行朝中相望。
展开
知识点
作者郑谷:郑谷(约851-910),字守愚,唐朝晚期诗人,以《鹧鸪诗》闻名,世称“郑鹧鸪”。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多写景抒情。 诗题含义:《蜀中寓止夏日自贻》中,“蜀中”指四川地区,“寓止”表示寓居停留,“夏日”点明季节,“自贻”是自我赠予或自嘲之意,整体表达在蜀地夏日寓居时的自我感怀。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孤独、思乡、衰老和友情主题,反映了晚唐士人在乱世中的普遍情感。 文学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螮蝀”喻彩虹)、对仗(如“展转”对“风帏”)和情景交融等手法。 历史背景: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许多文人流寓他乡,诗作常带感伤色彩。
展开
古诗注解
展转
: 辗转反侧,形容睡不着觉。
欹
: 倚靠,倾斜。
孤枕
: 单独的枕头,象征孤独。
风帏
: 风吹动的帷帐。
寂寥
: 寂寞空虚。
涨江
: 涨水的江河。
螮蝀
: 彩虹的古称。
骤雨
: 突然而下的雨。
闹芭蕉
: 雨打芭蕉发出的喧闹声。
道阻
: 道路险阻。
归期
: 回家的日期。
年加
: 年纪增加。
记性销
: 记忆力减退。
故人
: 老朋友。
衰飒
: 衰老凋零。
行朝
: 指朝廷或官场,可能表示在政治中心。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郑谷在蜀地寓居时的夏日感怀之作。全诗四联,每联两句,结构紧凑。首联通过“展转欹孤枕”和“风帏信寂寥”刻画了诗人的孤独失眠状态,以物象烘托心情。颔联“涨江垂螮蝀,骤雨闹芭蕉”描绘了夏日雨景,彩虹与雨声形成对比,既美丽又喧闹,暗示内心矛盾。颈联“道阻归期晚,年加记性销”直抒胸臆,表达归途受阻和年老健忘的悲哀,语言朴实而情感真挚。尾联“故人衰飒尽,相望在行朝”转向对友人的怀念,可能指在朝廷中的旧识,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和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融情于景,生动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个人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寓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孤寂与沧桑。前两句“展转欹孤枕,风帏信寂寥”描绘了失眠的夜晚和寂寥的环境,奠定了全诗的忧郁基调。中间两句“涨江垂螮蝀,骤雨闹芭蕉”运用自然景象如彩虹和雨打芭蕉,以动衬静,强化了内心的纷扰。后两句“道阻归期晚,年加记性销”直接抒发了归途艰难和年老体衰的无奈。结尾“故人衰飒尽,相望在行朝”则流露出对旧友的怀念和官场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郑谷诗歌的婉约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郑谷在蜀地(今四川一带)寓居期间所作。唐朝末年,社会动荡,郑谷可能因仕途不顺或避乱而流寓蜀中。夏日时节,诗人感怀身世,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衰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反映了晚唐士人的普遍心境。
展开
作者信息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古诗数量:
366
名句数量:
1272
作者其他古诗
1
淮上与友人别
1.3万阅读
2
淮上渔者
1.1万阅读
3
淮上与友人别
1.1万阅读
4
中年
1万阅读
5
越鸟
1万阅读
6
柳
1万阅读
7
鹧鸪
1万阅读
8
席上贻歌者
1万阅读
9
淮上与友人别
1万阅读
10
中年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