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郎到处觉风生,蜀郡留连亚相情。
乱后江山悲庾信,夜来烟月属袁宏。
梦归兰省寒星动,吟向莎洲宿鹭惊。
未脱白衣头半白,叨陪属和倍为荣。
卢侍郎所到之处总能带来清风,在蜀郡任职时与亚相(副宰相)情谊深厚。 战乱后的江山让庾信般的人悲叹,夜晚的烟月美景却属于袁宏这样的才子。 梦中回到兰台(秘书省)寒星闪烁,在莎草丛生的洲渚吟诗惊起栖息的鹭鸟。 尚未脱去白衣(未正式入仕)却已头发半白,能陪您唱和诗作倍感荣幸。
本诗解读需注意三个层面: 1. 表层:描写与卢侍郎的交往,展现文人雅趣 2. 中层:通过历史人物典故(庾信表忧时,袁宏喻才情),暗示对时局的忧虑 3. 深层:尾联"白衣头半白"揭示晚唐文人普遍存在的仕途焦虑 教学建议:可对比杜牧"清时有味是无能"等诗句,分析晚唐诗歌中"含蓄表达政治感慨"的创作特点。
全诗采用七律形式,通过典故运用展现双重意境: 1. 首联以"风生"喻卢侍郎的影响力,颔联用庾信、袁宏典故形成乱世与美景的对比 2. 颈联"寒星动""宿鹭惊"的意象组合,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意境 3. 尾联自谦中暗含怀才不遇之叹,体现晚唐文人典型心态 艺术特色上,对仗工整(如"乱后江山"对"夜来烟月"),用典自然,情感表达含蓄深沉。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经历战乱后逐渐恢复。郑谷作为"咸通十哲"之一,与朝廷官员多有诗文往来。诗中反映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复杂心境,既有对时局的忧叹,又有对文学交往的自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