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巷闲吟一径蒿,轻肥大笑事风骚。
烟含紫禁花期近,雪满长安酒价高。
失路渐惊前计错,逢僧更念此生劳。
十年春泪催衰飒,羞向清流照鬓毛。
在幽深的巷子里闲步吟诗,小径长满野蒿, 那些轻裘肥马的权贵们,却嘲笑风雅之事。 紫禁城中烟雾缭绕,花期已近, 长安大雪纷飞,酒价因此高涨。 迷失前路,渐渐惊觉当初的谋划错误, 偶遇僧人,更感此生劳碌无常。 十年春光化作泪水,催人衰老, 羞于在清澈的流水边照见斑白鬓毛。
此诗需注意三个层次: 1. 社会批判:“轻肥大笑”暗讽权贵附庸风雅,“酒价高”揭露民生疾苦 2. 个人抒怀:“失路”“春泪”体现传统士人的功业焦虑 3. 时间意象:花期(未来希望)与雪(现实严寒)构成时空张力 艺术上,诗人善用“烟”“雪”等朦胧意象,与“鬓毛”的具象形成虚实相生之妙,尾联“羞”字更是点睛之笔,将士人尊严与衰老无奈融为一体。
全诗以对比手法展开:首联“永巷”与“轻肥”形成寒士与权贵的对立;颔联“紫禁花期”与“长安雪满”暗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颈联直抒人生错谬之感;尾联“春泪”“鬓毛”以具象写时光无情。诗中“雪满长安酒价高”一句,既写实又隐喻政治寒流下的民生艰辛,堪称晚唐社会缩影。
此诗作于唐朝晚期,郑谷身处长安,目睹权贵奢靡与民生困顿的对比。时值寒冬,诗人借酒价高涨、花期难至等意象,抒发对仕途失意、年华老去的感慨,反映了晚唐士人在动荡政局中的普遍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