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慈恩寺偶题
慈恩寺偶题
郑谷 〔唐朝〕
往事悠悠添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写山
瀑布
夕阳
往事
写塔
古诗译文
往事悠悠令人增添深长的叹息,烦扰的劳碌一生究竟有何作为?
故乡的山岭到了年末仍未能归去,只能独自登上晴日里的高塔。
秋日园林中,林下有鹿在听诵经声;夕阳下,江边有僧人在打扫落叶。
吟诗之余又生起对双峰的怀念,曾经看过庵西瀑布凝结成冰的景象。
展开
知识点
plaintext 1. 慈恩寺:唐代长安著名寺院,唐高宗为纪念母亲所建,内有玄奘主持修建的大雁塔,是唐代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2. 郑谷:晚唐诗人,字守愚,江西宜春人,因《鹧鸪诗》得名“郑鹧鸪”,诗风清丽含蓄,多感时伤怀之作。 3. 大雁塔:慈恩寺标志性建筑,为保存玄奘西域取经带回的佛经而建,唐代文人常登塔题诗。 4. 禅意意象:诗中“听经鹿”“扫叶僧”“瀑布冰”等意象常见于禅诗,体现物我两忘的修行境界。 5. 晚唐诗风:晚唐诗歌多侧重个人情感与日常琐景,风格趋向细腻感伤,郑谷此诗是典型代表。
展开
古诗注解
往事悠悠
:指过去的事情漫长而遥远。
浩叹
:深长、浩大的叹息。
劳生扰扰
:劳碌烦扰的人生。
故山
:故乡的山,代指家乡。
岁晚
:年末,一年将尽之时。
高塔
:指慈恩寺内的大雁塔。
林下听经秋苑鹿
:秋日园林中,鹿在林下仿佛听僧人诵经,形容寺院幽静祥和。
江边扫叶夕阳僧
:夕阳下僧人在江边扫落叶,描绘僧侣日常的清寂生活。
双峰
:可能指寺院附近的山峰,或象征禅意境界。
庵西瀑布冰
:庵堂西侧瀑布冬季结冰的景象,暗含对往昔清幽时光的追忆。
展开
讲解
本诗结构清晰,首联直抒胸臆,以“往事”“劳生”总括人生慨叹;颔联与颈联通过“不归去”“独自登”的行动描写,及鹿、僧的景物烘托,层层递进地表现羁旅孤寂;尾联以回忆收束,留下余韵。艺术上,诗人善用对比(如“扰扰”人生与“静静”寺景)、虚实相生(现实高塔与记忆瀑布),并巧借佛教元素深化主题。整首诗不仅是个体情感抒写,更折射出晚唐士人对精神归宿的普遍追寻。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慈恩寺为背景,通过“往事”“劳生”的浩叹开篇,奠定全诗苍凉基调。中间两联写景寓情:“故山岁晚”凸显思归不得的无奈,“高塔独登”展现孤独形象;“林下听经鹿”与“江边扫叶僧”两幅画面动静结合,以自然与僧侣的静谧反衬诗人内心的纷扰。尾联“双峰念”“瀑布冰”由实入虚,借记忆中冰瀑之景寄托超脱尘俗之愿。全诗语言简淡,意境清幽,在时空交错中融感慨、景物与禅思于一炉,体现了郑谷诗歌“清婉明白”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为晚唐诗人郑谷所作。郑谷一生历经战乱漂泊,仕途坎坷,晚年多怀归隐之思。此诗写于诗人游历长安慈恩寺时,借寺景抒怀,表达对人生劳碌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清净禅境的神往,反映了晚唐文人乱世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普遍心境。
展开
作者信息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古诗数量:
366
名句数量:
1272
作者其他古诗
1
淮上与友人别
1.3万阅读
2
淮上渔者
1.1万阅读
3
淮上与友人别
1.1万阅读
4
中年
1万阅读
5
越鸟
1万阅读
6
柳
1万阅读
7
鹧鸪
1万阅读
8
席上贻歌者
1万阅读
9
淮上与友人别
1万阅读
10
中年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