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倦客
倦客
郑谷 〔唐朝〕
十年五年岐路中,千里万里西复东。
匹马愁冲晚村雪,孤舟闷阻春江风。
达士由来知道在,昔贤何必哭途穷。
闲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
写雪
写风
写马
古诗译文
十年五年在岐路中奔波,千里万里向西又向东。骑着马忧愁地冲过傍晚村庄的雪,独自乘船郁闷地被春江风阻隔。通达的人向来知道道义所在,古代的贤人何必为路途穷尽而哭泣。悠闲地烹煮芦笋和炊煮菰米,将会在故乡做一个醉翁。
展开
知识点
诗人郑谷是唐朝晚期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 诗体为七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字。 诗中用了对仗手法,如“十年五年”对“千里万里”。 引用历史典故,如“昔贤”可能指孔子或屈原等。 “醉翁”一词后来被宋代欧阳修沿用,发展出文化意象。 诗歌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漂泊情怀和道家超脱思想。
展开
古诗注解
岐路
: 指岔路或歧途,比喻人生道路的曲折和选择。
达士
: 通达事理的人,指明智之士。
昔贤
: 古代的贤人,这里引用历史人物表达对困境的豁达。
途穷
: 路途穷尽,比喻处境艰难或无路可走。
芦笋
: 一种蔬菜,象征田园生活的闲适。
菰米
: 一种谷物,常用于炊食,代表简单的生活。
醉翁
: 指醉酒的老翁,表达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心态。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从题目“倦客”入手,整体围绕旅途的疲倦展开。首联“十年五年岐路中,千里万里西复东”以夸张的数字突出时间与空间的漫长,奠定全诗的倦怠基调。颔联“匹马愁冲晚村雪,孤舟闷阻春江风”通过具体场景(马冲雪、舟阻风)强化孤独和困苦,使用“愁”和“闷”直接表达情感。颈联“达士由来知道在,昔贤何必哭途穷”转折,引用达士和昔贤的智慧,倡导豁达的人生态度,避免沉溺于困境。尾联“闲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以田园生活意象收尾,表达对归隐和醉酒的向往,体现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从苦闷到豁达,最后归于闲适,展示了唐诗的哲理深度和艺术魅力。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倦客”为主题,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孤独和困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前两句用数字和方位强调奔波之苦,中间两句以具体意象(马、船、雪、风)烘托出愁闷情绪,后两句转而豁达,引用达士和昔贤的智慧,最后以闲适的田园生活作结,展现超脱和向往。整体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融合了写实与抒情,体现了唐诗的典型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晚期,郑谷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可能亲身经历了战乱和漂泊。诗人通过描述长途旅行的艰辛,反映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背景可能涉及个人仕途不顺或社会动荡带来的倦怠感。
展开
作者信息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古诗数量:
366
名句数量:
1272
作者其他古诗
1
淮上与友人别
1.3万阅读
2
淮上渔者
1.1万阅读
3
淮上与友人别
1.1万阅读
4
中年
1万阅读
5
越鸟
1万阅读
6
柳
1万阅读
7
鹧鸪
1万阅读
8
席上贻歌者
1万阅读
9
淮上与友人别
1万阅读
10
中年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