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借薛尚书集
借薛尚书集
郑谷 〔唐朝〕
江天冬暖似花时,上国音尘杳未知。
正被虫声喧老耳,今君又借薛能诗。
写花
古诗译文
江边的天空在冬天温暖得像花开时节,京城的音信遥远未知。正被虫鸣声吵扰着老迈的耳朵,现在您又借来了薛能的诗。
展开
知识点
- 作者:郑谷,唐朝诗人,字守愚,以清新诗风著称。 - 朝代:唐朝,晚唐时期,文学上以诗歌为主。 - 诗题:《借薛尚书集》,指借阅薛能(薛尚书)的诗集。 - 相关人物:薛能,唐朝诗人,字大拙,官至工部尚书,诗风豪放。 - 文学常识:古诗中常用“上国”指代京城,“音尘”表示消息,反映唐代文人的交流方式。
展开
古诗注解
江天
: 指江边的天空,形容冬日景象。
冬暖
: 冬天天气温暖,反常似春。
上国
: 指京城或中央政权,象征政治中心。
音尘
: 音信或消息,这里指京城的动向。
杳未知
: 遥远而未知,表示信息隔绝。
虫声
: 虫鸣声,暗示闲居环境。
喧老耳
: 吵扰老迈的耳朵,表达诗人年迈的感受。
薛能诗
: 薛能的诗歌,薛能是唐朝诗人,曾任尚书,诗风清新。
展开
讲解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冬日温暖如春的景象,却带出京城音信全无的孤寂,暗示诗人远离政治中心的落寞。后两句转折,以虫声吵耳表现年老体衰,再以“借薛能诗”表达对诗歌的热爱和友情的慰藉。整体上,诗作通过自然意象和 personal 感受,抒发了晚唐诗人常见的闲适与忧郁交织的情感,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冬日暖阳起兴,通过“江天冬暖”与“上国音尘”的对比,烘托出诗人闲适中的孤寂感。后两句以虫声喧耳和借诗之事,细腻表达了对老迈时光的无奈和对诗歌交流的喜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郑谷晚年的淡泊与怀旧之情。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郑谷晚年闲居江南,可能与友人交流诗歌时所作。薛能是同时代诗人,官至工部尚书,郑谷借其诗集感怀,反映了当时文人间诗歌唱和的风气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孤寂心境。
展开
作者信息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古诗数量:
366
名句数量:
1272
作者其他古诗
1
淮上与友人别
1.3万阅读
2
淮上渔者
1.1万阅读
3
淮上与友人别
1.1万阅读
4
中年
1万阅读
5
越鸟
1万阅读
6
柳
1万阅读
7
鹧鸪
1万阅读
8
席上贻歌者
1万阅读
9
淮上与友人别
1万阅读
10
中年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