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李宾客庐山草堂》是唐代诗人许彬为纪念李白而作的一首诗。我们先来了解诗中的主要人物——李宾客,也就是李白,他曾担任太子宾客一职,在诗坛和历史上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诗的开头两句“难穷林下趣,坐使致君恩”,描绘了李白的两种人生状态,既能在山林间享受无尽的隐居乐趣,又凭借自身才华得到君王的赏识与恩宠,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才多艺且备受认可的李白形象。
接下来“术业行当代,封章动谏垣”,这两句是对李白能力和影响力的赞美。他的学问和功业在当时广为流传,所上的奏章甚至能震动负责进谏的官署,可见其在朝堂之上的分量和敢于直言的品格。
“已明邪佞迹,几雪薜萝冤”则讲述了李白在辨别是非、伸张正义方面的作为,他能看清奸邪小人的行径,还多次为隐居的受冤者洗刷冤屈,体现了他正直、公正的品性。
“报主深知此,忧民讵可论”进一步深入到李白的内心,他深知如何报答君主的恩遇,而他对百姓的忧虑之情更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忠君爱民的李白。
最后四句“名将山共古,迹与道俱存。为谢重来者,何人更及门”,是对李白历史地位和影响的高度概括。他的美名会像高山一样永存,他的事迹会与道义一同流传。许彬向后来到庐山草堂的人发问,还有谁能比得上李白呢?这不仅是对李白的极致赞美,也让我们感受到李白在后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李白的生平、品格和影响,同时也能感受到许彬对李白的崇敬之情,以及唐代诗歌中缅怀前人、赞扬美德的创作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