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了解这首诗的整体脉络。诗题“酬简寂熊尊师以赵员外庐山草堂见借”,直接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酬谢诗,是许彬为了感谢简寂熊尊师借给他赵员外的庐山草堂而作。
首联“岂易投居止,庐山得此峰”,诗人开篇就感慨找个好住处不容易,而能在庐山找到这样一处好地方更是难得,这既写出了他对居所的满意,也为后面表达对熊尊师的感激埋下伏笔。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找到一处合适的居住之地确实不易,所以诗人的这份庆幸是很真实的。
颔联“主人曾已许,仙客偶相逢”,这里的“主人”既可以指赵员外,也可以包括答应借给他的熊尊师。“仙客偶相逢”既写出了相遇的偶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缘分的珍惜,同时“仙客”一词也让诗歌多了些雅致的感觉。
颈联“顾己恩难答,穷经业未慵”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觉得这份借居的恩情太重,自己难以报答,这种感恩之心很能引起共鸣。而“穷经业未慵”则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有了安稳的居所,也不放松对学业的追求。
尾联“还能励僮仆,稍更补杉松”,诗人用具体的行动来回应这份恩情,他要好好爱护这处草堂,通过修补周围的树木来维护这里的环境,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务实和珍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朴实的语言把自己的感激、珍惜以及对学业的坚持表达得淋漓尽致,是一首很有真情实感的好诗。我们在欣赏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以及诗歌所蕴含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