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樵者
樵者
崔涂 〔唐朝〕
行山行采薇,闲翦蕙为衣。
避世嫌山浅,逢人说姓稀。
有时还独醉,何处掩衡扉。
莫看棋终局,溪风晚待归。
写风
写山
写人
古诗译文
行走在山中采摘薇菜,闲暇时剪蕙草做衣服。避世隐居嫌山太浅,遇到人就说自己的姓氏稀少。有时独自醉酒,在哪里掩上柴门。不要看棋局结束,溪边的风在傍晚等待归来。
展开
知识点
plaintext 崔涂是唐朝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表达隐逸情怀。 薇是一种野菜,源自《诗经》中的“采薇”,常被用来象征隐士或戍边生活。 蕙是古代一种香草,常用于佩带或祭祀,代表高洁和芳香。 棋终局可能暗用《庄子》中的典故,比喻人生如棋,世事无常。 衡扉指简陋的柴门,常见于隐逸诗文中,表示清贫的隐居生活。 这首诗反映了晚唐社会动荡下文人的避世心态,是研究唐代隐逸文化的重要资料。
展开
古诗注解
行山行采薇
: 行走在山中采摘薇菜;薇,一种野菜,常象征隐士生活。
闲翦蕙为衣
: 闲暇时剪蕙草做衣服;蕙,香草名,古人用以佩带或制衣,表示高洁。
避世嫌山浅
: 避世隐居,嫌山太浅;浅,指山不够深幽,暗示对隐逸环境的不满。
逢人说姓稀
: 遇到人就说自己的姓氏稀少;稀,稀少,可能表示隐姓埋名或强调孤独。
有时还独醉
: 有时独自醉酒;醉,醉酒,表达超脱或借酒消愁。
何处掩衡扉
: 在哪里掩上柴门;衡扉,指简陋的柴门,代指隐居的住所。
莫看棋终局
: 不要看棋局结束;棋终局,比喻世事无常或人生结局,劝人不必执着。
溪风晚待归
: 溪边的风在傍晚等待归来;溪风,自然景象,象征宁静与归宿。
展开
讲解
《樵者》是崔涂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樵夫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孤寂。诗的开头两句描写樵夫在山中采薇、制衣的日常,营造出宁静超脱的氛围。中间部分“避世嫌山浅,逢人说姓稀”揭示了隐士内心的矛盾:虽避世却嫌山不够深幽,遇人便说姓稀,表现出一种渴望认同又保持距离的心理。“有时还独醉,何处掩衡扉”进一步刻画了孤独借酒、无处安身的境遇。结尾“莫看棋终局,溪风晚待归”以棋局喻人生,劝诫不必执着于结局,而应回归自然,溪风待归象征最终的宁静与归宿。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深刻反映了唐代晚期文人的隐逸思想与情感挣扎。
展开
古诗赏析
《樵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樵夫的隐逸生活,意境幽远,情感深沉。诗的前两句“行山行采薇,闲翦蕙为衣”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山居生活,薇和蕙的意象衬托出高洁的品格。中间四句“避世嫌山浅,逢人说姓稀。有时还独醉,何处掩衡扉”转而表达隐士的孤独与矛盾,“嫌山浅”暗示对隐逸环境的不满足,“说姓稀”和“独醉”强化了孤寂感。最后两句“莫看棋终局,溪风晚待归”以棋局和溪风作喻,劝人不必纠结于世事结局,回归自然才是归宿,整体上诗风淡雅,寓情于景,体现了唐代隐逸诗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由唐朝诗人崔涂创作于晚唐时期。崔涂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本人倾向于隐逸生活,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超脱尘世之情。《樵者》通过描绘樵夫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避世嫌山浅”等句,暗示了诗人虽隐居却仍感环境不足,透露出一种深层的孤独与无奈,这可能是崔涂自身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写照。
展开
作者信息
崔涂字礼山,江南人。文德进士。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作客,多羁愁别恨之作,情调抑郁低沉。《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古诗数量:
114
名句数量:
422
作者其他古诗
1
孤雁
1.1万阅读
2
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1.1万阅读
3
除夜有怀
1.1万阅读
4
己亥岁感事
1万阅读
5
涧松
1万阅读
6
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1万阅读
7
春夕
1万阅读
8
夕次洛阳道中
1万阅读
9
苦吟
1万阅读
10
春夕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