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
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嵩山不改千年色,洛邑长生一路尘。
今日与君同避世,却怜无事是家贫。
彼此相看又迎来新的一年,我仍像杨朱一样擦拭着泪巾。 踏雪寻访友人如王子猷访戴逵,谈诗论文堪比贤士聚会的星辰。 嵩山千年不改苍翠本色,洛阳道上依旧尘土飞扬。 今日与您一同避世隐居,却感叹清贫中无事才是真闲人。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 1. 典故层叠:连用杨朱、访戴、聚星三典,浓缩文人精神传统 2. 时空交响:新年(时间)与商洛道(空间)构成叙事框架 3构成叙事框架 3. 反差修辞:"不改"与"长生"、"避世"与"家贫"形成张力 需注意尾句"怜无事"的复杂情感:表面自嘲清闲,实则蕴含对时局的无奈批判。
全诗以时空对照展开:首联"岁华新"与"依旧"形成强烈"与"依旧"形成强烈反差,奠定感伤基调。 颔联用典精当,"踏雪""论文"展现文人风骨。颈联"嵩山""洛邑"的永恒与变迁对比, 暗喻乱世中的坚守。尾联"避世""家贫"道出知识分子在末世中的典型困境, "怜无事"反语中见深沉愤懑。韦庄以清丽语言承载厚重时代悲慨,体现晚唐诗风特征。
此诗作于唐末黄巢起义期间(约880年),韦庄避乱商州时。诗中"同避世"反映社会动荡, "家贫"暗喻仕途困顿。作者借新年感怀,抒发乱世中坚守高洁、向往隐逸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