嫖姚何日破重围,秋草深来战马肥。
已有孔明传将略,更闻王导得神机。
阵前鼙鼓晴应响,城上乌鸢饱不飞。
何事小臣偏注目,帝乡遥羡白云归。
英勇的将领何时能突破重重包围,秋草茂盛战马膘肥。 已有诸葛亮的谋略传承,更听闻王导的神机妙算。 阵前的战鼓在晴空下回响,城头的乌鸦饱食不再盘旋。 为何我这小臣格外注目,只能遥望帝都羡慕那白云归去。
本诗通过四组精心设计的画面展现战争图景:首联以"秋草战马"勾勒战场环境,颔联用历史名臣暗示当下将领才能,颈联通过声音(鼓)与视觉(鸟)的描写表现战场停滞状态,尾联突然转入抒情视角。这种由景入事、由事及情的递进结构,既符合律诗起承转合的要求,又层层深入地揭示了诗人"注目"背后的忧思。诗中"偏注目"三字尤为关键,既点明诗人身份(小臣),又暗示其虽位卑却未敢忘忧国的情怀。
全诗以问句开篇,凸显战事胶着的焦虑感。颔联用孔明、王导典故,既赞美将领才能,又暗含对时局的隐忧。颈联通过"鼙鼓响"与"乌鸢饱"的对比,生动展现战场僵持状态。尾联"白云归"的意象,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结合,展现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韦庄善用历史典故与自然意象,在含蓄中见锋芒。
此诗作于晚唐战乱时期。韦庄身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动荡时代,诗中借古喻今,表达对朝廷军队迟迟未能平定叛乱的焦急,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当时黄巢起义虽被镇压,但各地军阀混战不断,诗人以小臣视角抒发忧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