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古多乔木,游人到且吟。
院开金锁涩,门映绿篁深。
山色不离眼,鹤声长在琴。
往来谁与熟,乳鹿住前林。
古老的土地上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树木,游人们到此一边游览一边吟诗。 道院的门上金锁已显锈涩,门前掩映着深密的翠竹。 山色始终映入眼帘,鹤鸣声仿佛长久萦绕在琴音之中。 往来的人们有谁与这里相熟?只有幼小的鹿栖息在前方的树林里。
本诗讲解可分三个层次: 1. 结构分析:首联总写环境,颔联细描建筑,颈联渲染氛围,尾联点睛主题,符合起承转合规范。 2. 艺术手法:运用移觉修辞("鹤声长在琴"),将听觉转化为视觉留存;"涩"字炼字精妙,既写实又传神。 3. 思想内涵:通过道院与俗世的对比,反映诗人"大隐于市"的人生哲学,乳鹿意象暗示对纯真本性的追求。
全诗以"地古"开篇,通过乔木、金锁、绿篁等意象层层递进,构建出古朴幽深的道院景观。颔联"山色不离眼,鹤声长在琴"将视觉与听觉交融,形成空灵意境。尾联以乳鹿作结,既突显环境幽寂,又暗含生机。韦庄运用白描手法,在简淡语言中蕴含深远禅意,体现晚唐山水诗"清幽淡远"的艺术特色。
此诗作于韦庄晚年游历江南时期。唐末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许浑道院的描写,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许浑作为晚唐著名道士,其道院成为文人雅集之地,韦庄借此表达乱世中寻求精神净土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