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堂连少室,故事即仙踪。
树老风声壮,山高腊候浓。
雪多庭有鹿,县僻寺无钟。
何处留诗客,茆檐倚后峰。
琴堂与少室山相连,古老的传说中藏着仙人的踪迹。 古树苍老风声雄壮,山势高峻腊月寒意浓。 积雪覆盖庭院时有鹿出没,县城偏僻寺庙不闻钟声。 是哪位诗人曾在此驻足?茅檐下倚靠着后峰的身影。
此诗艺术特色有三: 1. 结构精巧:首联点题并确立仙凡交织的基调,中二联用四组意象铺陈,尾联以问句收束余韵; 2. 炼字精当:"连"字写地理衔接,"即"字显文化传承,"壮""浓"二字强化感官体验; 3. 意境营造:通过"雪鹿""无钟"等反常意象,构建出世外桃源般的超现实感,反映晚唐文人逃避现实的心理。
全诗以"仙踪"为线索,通过四组对比意象展现颍阳县的独特风貌: 1. 空间对比:琴堂(人世)与少室山(仙境)相连,虚实相生; 2. 声色对比:老树风声的壮烈与雪庭鹿影的静谧形成反差; 3. 人文对比:县僻(人烟稀少)与寺无钟(香火冷落)暗示荒凉; 4. 时空留白:末句以"何处留诗客"的设问,将读者引入历史与自然的对话中。 韦庄善用白描手法,短短四十字勾勒出山水、气候、生物与人文的多维画卷。
此诗作于韦庄游历颍阳县(今河南登封附近)时。晚唐社会动荡,诗人借山水寻幽访古,通过描绘颍阳县的荒僻景象,暗喻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透露出对时代衰微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