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愁云锁翠微,谢家楼阁雨霏霏。
刘桢病后新诗少,阮籍贫来好客稀。
犹喜故人天外至,许将孤剑日边归。
怀乡不怕严陵笑,只待秋风别钓矶。
南望愁云笼罩着青翠山色,谢家楼阁笼罩在细雨霏霏中。 刘桢病后新作的诗篇稀少,阮籍贫困时来访的宾客也稀。 所幸仍有故人从远方到来,许诺带着孤剑从日边归来。 怀念故乡不怕严陵嘲笑,只待秋风吹起便离开钓矶。
此诗需重点关注三个层次: 1. 景物描写:首联通过"锁翠微""雨霏霏"暗示心情压抑 2. 典故深意:刘桢、阮籍不仅喻处境,更暗含对盛唐文坛的追忆 3. 情感矛盾:"不怕严陵笑"实为自我宽慰,反映诗人既向往归隐又眷恋仕途的心理 艺术上,韦庄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动荡紧密结合,尾联"秋风"意象与首联"愁云"呼应,形成闭环结构。
全诗以"愁云""霏雨"起兴,营造压抑氛围。颔联双典对仗,刘桢喻才思滞涩,阮籍比门庭冷落,揭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颈联转折,"天外至""日边归"暗含对朝廷的期待。尾联以严陵自嘲,将羁旅之思与功名之念交织,体现晚唐文人典型心态。韦庄善用典故而不滞涩,语言清丽,情感沉郁。
此诗作于韦庄晚年漂泊江南时期。唐末战乱频仍,诗人辗转流离,借刘桢、阮籍典故抒写贫病交加之苦,又以"故人天外至"寄托对友情的珍视。尾联"严陵笑"反用隐士典故,表达思乡与仕隐矛盾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