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流落卧漳滨,王粲思家拭泪频。
画角莫吹残月夜,病心方忆故园春。
自为江上樵苏客,不识天边侍从臣。
怪得白鸥惊去尽,绿萝门外有朱轮。
三年来漂泊流落在漳水之滨,像王粲一样思乡常常擦拭泪水。 画角声莫要在这残月之夜吹响,病中心中更忆起故园的春天。 我本是江上打柴割草的樵夫,不识得天边那些侍从的臣子。 难怪白鸥都惊飞得无影无踪,原来绿萝门外停着显贵的朱轮车。
这首诗以委婉含蓄的笔法表达了多重情感。前两联着重描写流落他乡的凄凉和病中思乡的愁绪,后两联则转向现实,通过"樵苏客"与"侍从臣"的对比,以及"白鸥惊去"与"朱轮"到来的意象反差,既表达了对王拾遗来访的感谢,又暗含对自己隐居身份与官场距离的感慨。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和意象,将个人遭遇与时代背景融为一体,展现了晚唐士人在乱世中的精神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孤寂与对往事的追忆。首联以王粲自比,突出思乡之情;颔联借画角残月营造凄凉氛围;颈联表明自己的平民身份;尾联用白鸥惊飞、朱轮车至的意象,含蓄表达对权贵来访的复杂心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乱世文人的无奈与坚守。
此诗作于韦庄晚年隐居婺州期间。诗人经历了唐朝末年的战乱,漂泊流离多年后选择隐居。右省王拾遗的突然来访让诗人既感意外又觉惭愧,因病未能亲自接待,故作此诗表达谢意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