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张蠙(“蠙”音pín),字象文,唐朝晚期诗人,清河(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年间前后在世。工诗,曾寓居蜀地多年,与张乔、许棠等合称“咸通十哲”。其诗多羁旅、边塞之作,语言精炼。
2. 萧关:历史上著名的关隘,是秦汉唐时期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关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具体位置历代有所变迁,诗中指唐时萧关,在宁夏境内。
3. 霍去病:西汉著名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他多次率军深入漠北,大破匈奴,战功赫赫,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名言流传后世。因其年轻且与皇室有亲,常被后世用作年少得志、深受倚重的将领代表。
4. 边塞诗:唐代诗歌的重要流派,以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战争场景以及抒发爱国情怀、思乡之情等为主要内容。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张蠙此诗属于晚唐边塞诗,风格更显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