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喜春雨有寄
喜春雨有寄
李中 〔唐朝〕
青春终日雨,公子莫思晴。
任阻西园会,且观南亩耕。
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
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
写雨
青春
古诗译文
青春时节整日细雨绵绵,公子莫要期盼天晴。
尽管阻隔了西园的聚会,不妨去观赏南亩的农耕。
最怜爱雨水滋润田垄的麦苗,不怨恨它打湿林间的黄莺。
父老乡亲应当相互庆贺,丰收的年景已经预示成形。
展开
知识点
1. 李中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存诗不多,但风格质朴自然。 2. “南亩”一词源自《诗经》,后成为农田的代称。 3. 古代农业社会中,春雨被视为“贵如油”,因其对春耕至关重要。 4. 诗中“西园会”反映了唐代贵族的文化生活,西园是贵族游宴的场所。 5. 黄莺是春天的象征,常在诗歌中出现,代表生机与美好。
展开
古诗注解
青春:
指春季。
公子:
泛指贵族子弟或尊称对方。
西园会:
指贵族在西园举办的聚会。
南亩:
泛指农田,古代农田多在南面向阳处。
垄:
田埂,此处指麦田。
林莺:
林间的黄莺鸟。
丰年兆:
丰收的预兆。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春雨为线索,通过对比贵族与农民的不同视角,展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重视。首联“青春终日雨,公子莫思晴”点明春雨连绵,贵族因无法游玩而惆怅。颔联“任阻西园会,且观南亩耕”转折,劝慰贵族不妨观看农耕。颈联“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进一步强调雨水对农作物的益处,尾联“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以农民的角度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全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的赞美。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春雨为主题,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阶层对雨水的不同态度。前两句写贵族子弟因雨天无法聚会而愁闷,后六句则转向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强调雨水对农作物的滋润作用。诗人以“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切,最后以“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收尾,洋溢着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作者李中身处农耕社会,深知春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诗中反映了春雨对农作物的滋润作用,以及农民对丰收的期盼。诗人通过对比贵族子弟对雨天的不满与农民对雨水的珍视,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丰收的喜悦。
展开
作者信息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
古诗数量:
295
名句数量:
1054
作者其他古诗
1
渔父二首
1万阅读
2
暮春怀故人
1万阅读
3
春苔
1万阅读
4
魏夫人坛
1万阅读
5
献乔侍郎
1万阅读
6
春日作
1万阅读
7
思旧游有感
1万阅读
8
钟陵禁烟寄从弟
1万阅读
9
腊中作
1万阅读
10
献中书潘舍人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