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柳参差破绿芽,此中依约欲飞花。
春光是处伤离思,何况归期未有涯。
始看菊蕊开篱下,又见梅花寄岭头。
揽辔巴西官局冷,几凭春酒沃乡愁。
花品姚黄冠洛阳,巴中春早羡孤芳。
不知别有栽培力,流咏新诗与激昂。
随着柳枝参差不齐地冒出嫩芽,这里依稀仿佛有花儿即将绽放。
春光处处勾起离别的愁思,更何况归期还遥遥无期。
刚看到菊花在篱笆下绽放,又见梅花寄居在岭头。
在巴西拉着马缰,官署冷清,几次借着春酒浇灌乡愁。
花中极品姚黄冠绝洛阳,巴中的早春却羡慕这孤芳。
不知是否另有栽培之力,吟咏新诗时充满激昂之情。
这首诗是王周应和杜运使的诗作,主题围绕巴峡地区与中原不同的早春景象展开。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柳芽、菊花、梅花等,营造出一种早春的氛围。同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期未定的无奈。诗中的“姚黄”是洛阳的名花,诗人以此对比巴峡的孤芳,进一步突出了思乡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王周作为唐代诗人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以巴峡早春的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柳芽、菊花、梅花等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期未定的无奈。诗中“春光是处伤离思,何况归期未有涯”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后几句则通过对比巴峡与洛阳的花卉,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王周作为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周的和诗,题为《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诗三首》。诗中描绘了巴峡地区与中原不同的早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期未定的无奈。王周在巴峡为官,感受到当地气候与中原的差异,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