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玺传呼诏侍中,却来高卧岂疏慵。
此时忠节还希有,堪羡君王特地容。
解下玉玺传唤侍中宣诏,他却归来高卧岂是疏懒慵怠。 此时的忠贞节操实属罕见,真羡慕君王能对他特别宽容。
本诗采用"叙事+议论"结构,首句以诏令场景切入,次句转折写谢朏反应, 后两句直接发表评价。艺术上运用"欲扬先抑"手法,表面写君王宽容, 实则突出谢朏的节操价值。历史背景上,反映了南朝"主弱臣强"的政治生态中, 士族与皇权既合作又疏离的复杂关系,具有典型时代特征。
前两句通过"解玺"与"高卧"的对比,突出谢朏主动放弃权力的超然; "岂疏慵"的反问暗示其政治智慧。后两句以"希有"评价其气节, "特地容"既赞君王雅量,更衬谢朏人格魅力。全诗仅28字, 却完整呈现了君臣间的微妙博弈与魏晋风骨。
此诗为唐代孙元晏咏史之作,聚焦南朝齐名臣谢朏(fěi)辞官事件。 谢朏出身陈郡谢氏,在南齐政权更迭中多次拒绝出仕,以"高卧"明志, 齐高帝萧道成因其声望而特许其隐居,成为当时士林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