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寄青龙寺原上人
寄青龙寺原上人
无可 〔唐朝〕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写雪
写风
古诗译文
收拢脚步踏入寒竹林中,静坐参禅直至更漏声尽。
高耸的杉树残果坠落,深井边凝结着冻雪的痕迹。
磬声停歇时风吹枝动,悬灯映照下雪屋分外明亮。
何时能邀我同宿山中,乘着月色向更高处漫步?
展开
知识点
1. 诗僧群体:唐代僧人能诗者众,如皎然、贯休等,诗风多空灵淡远 2. 青龙寺:唐代长安著名佛寺,密宗祖庭,日本空海大师曾在此学法 3. 漏声计时:漏壶分沉箭漏、浮箭漏,诗中“过漏声”指深夜时分 4. 禅诗特征:多选取云、月、雪、钟等意象,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5. 对仗技巧:颔联“高杉”对“深井”,“残子”对“冻痕”,工整中见锤炼
展开
古诗注解
敛屦(jù)
:收拢脚步,轻步行走。
安禅
:僧人静坐入定,泛指禅修。
漏声
:古代计时器“漏壶”的水滴声,指深夜。
高杉残子
:杉树残留的果实或枯枝。
罢磬(qìng)
:磬(佛寺法器)声停歇。
上方
:佛寺的别称,亦指高处。
展开
讲解
此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
1.
结构技法
:前六句写景,后二句抒情,符合起承转合规范。空间上由竹林、杉井到雪屋,最后拓展至想象中的“上方”,形成立体构图。
2.
禅意表达
:“安禅”“罢磬”直接点明僧人生活,“冻痕”“雪屋”暗喻心性澄明,尾联“乘月”象征对佛理的终极追寻。
3.
时代特征
:中唐禅宗兴盛,诗中“何当招我宿”反映僧人间以诗偈往来的交际方式,兼具文学性与宗教性。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寒”字为眼,前六句用白描手法层层铺陈:首联“敛屦”“安禅”写修行之谨肃;颔联“残子落”“冻痕生”状物候之凛冽;颈联“风枝动”“雪屋明”显动静相生之禅境。尾联突发奇想,以“乘月上行”的飘逸之笔,将实景升华为超脱尘俗的精神追求。无可善用冷色调意象组合,形成“清寒彻骨”的独特意境,堪称唐代僧诗典范。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僧无可写给青龙寺原上人的寄赠之作。无可与贾岛同门,诗风清冷孤峭。诗中通过寒竹、冻痕、雪屋等意象,描绘冬日禅寺的幽寂景象,表达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侧面反映中唐时期僧侣的隐逸之风。
展开
作者信息
无可俗姓贾,为贾岛堂弟,诗句亦与岛齐。幼时,二人俱为僧(岛后还俗),感情深厚,诗信往还,时相过从。
古诗数量:
105
名句数量:
378
作者其他古诗
1
秋寄从兄贾岛
1万阅读
2
游山寺
1万阅读
3
秋夜寄青龙寺空贞二上人
1万阅读
4
送姚宰任吉州安福县
1万阅读
5
送姚明府赴招义县
1万阅读
6
金州冬月陪太守游池
1万阅读
7
书马如文石门居
1万阅读
8
秋寄从兄贾岛
1万阅读
9
赋得望远山送客归
1万阅读
10
寄题庐山二林寺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