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梁古县城,结束赴王程。
道路携家去,波涛隔月行。
车临芳草下,吏踏落花迎。
暮郭山遥见,春洲鸟不惊。
风烟谯国远,桑柘楚田平。
何以书能化,长淮彻海清。
古老的濠梁县城,整理行装踏上赴任的征程。 携家带眷行走在路途,波涛阻隔了月夜前行。 车马停驻在芳草之下,官吏踏着落花前来相迎。 暮色中远望城郭山影,春日的洲渚鸟儿安然不惊。 风烟笼罩着遥远的谯国,桑柘树点缀着平坦的楚地农田。 何以用书信感化百姓?愿长淮之水清澈直到大海。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时空交织,"隔月行"与"落花迎"形成时间张力;二是官民视角切换,从赴任者到迎吏再到百姓教化;三是禅意寄托,"鸟不惊"暗合佛教"不动心"境界。教学时可结合《庄子》濠梁典故,对比分析僧人笔下不同的濠梁意象,并引导学生关注唐代送别诗中的地域文化元素。
全诗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前四联通过"道路""车临""暮郭"等意象构建出行旅画卷,末联升华主题。"吏踏落花迎"巧妙暗示赴任时节,"春洲鸟不惊"以自然安宁隐喻政治清明。尾联"书能化"用典《尚书》"诗言志,歌咏言",表达以文教治县的期待。僧人之作却充满入世情怀,体现唐代僧俗交融的文化特征。
此诗为唐代诗僧无可送友人姚明府赴任招义县(今安徽境内)所作。唐代官员赴任常需长途跋涉,诗中既描绘了旅途风光,又暗含对友人施政的期许,反映了唐代士人"为官一任,教化一方"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