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赛暮还祈,开唐复历隋。
精诚山雨至,岁月庙松衰。
窥穴龙潭黑,过门鸟道危。
不同巫峡女,来往楚王祠。
人们早晚来此祭拜祈祷,从唐朝追溯至隋朝。 精诚所至如山雨倾注,岁月流逝使庙前松柏渐显衰颓。 窥看龙潭深处一片漆黑,途经的小路险如鸟道。 这里不同于巫峡神女,她曾与楚王在祠庙中往来相会。
此诗通过咏史怀古的手法,展现贞女祠的庄严与神秘。首联以时间跨度显示祠庙的悠久历史。颔联运用比兴,山雨象征诚心可感天地,松衰暗示万物有生有灭。颈联通过“龙潭黑”与“鸟道危”的意象组合,营造出幽深险峻的视觉冲击。尾联采用对比手法,以巫山神女的故事反对贞女祠的超凡脱俗。诗人借景抒怀,在时空的纵深感中寄寓对信仰力量的礼赞,体现出唐代诗歌将自然、历史与哲学思考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以祠庙为中心意象,通过时空交错的笔法展开。首联“朝赛暮还祈,开唐复历隋”以时间纵深感突出祠庙的历史厚重。颔联“精诚山雨至,岁月庙松衰”将自然现象与人文信仰相融,山雨喻示诚心感动天地,松衰暗含岁月无情。颈联“窥穴龙潭黑,过门鸟道危”以险峻之景烘托祠庙的幽深肃穆。尾联笔锋一转,以巫峡神女与楚王的传说作反衬,强调贞女祠的超凡脱俗,不着人间烟火。全诗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寄托对永恒精神的礼赞。
本诗由唐代诗僧无可所作。无可俗姓廖,与贾岛为从兄弟,其诗风清峭,常有超然物外之思。此诗或为游历江南时,见贞女祠有感而发。唐代佛教兴盛,寺庙祠观成为文人寄托情怀的重要场所。诗中借贞女祠的幽寂环境,暗含对人世沧桑与信仰永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