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
细枝青玉润,繁蕊碎金香。
爽气浮朝露,浓姿带夜霜。
泛杯传寿酒,应共乐时康。
令人惊叹东篱边的菊花,竟能感知时节绽放芬芳。 纤细的枝条如青玉般润泽,繁密的花蕊似碎金散发幽香。 清爽的气息浮动在晨露间,丰腴的姿态沾染着夜霜。 酒杯中传递着祝寿的美酒,愿与众人共享这太平时光。
本诗讲解需注意三个层面:其一,作为应制诗,尾联"时康"直扣颂圣主题;其二,作为咏物诗,中间两联体现"形神兼备"的描写技巧;其三,作为僧人之作,"朝露""夜霜"暗含《金刚经》"如露亦如电"的无常观。诗中"碎金香"既写实又象征,既表现菊花形态,又隐喻佛法"一花一世界"的禅理,展现诗僧独特的艺术视角。
全诗以"讶"字开篇,突出菊花超凡的物候感知力。中二联工笔描绘:青玉喻枝显其清雅,碎金喻蕊彰其华贵,"爽气""浓姿"对比写出昼夜不同的风姿。尾联转入人事,将菊花的祥瑞意象与祝寿场景结合,既符合应制诗要求,又暗含佛法"随缘应物"的哲理。诗人巧妙融合释家空灵与宫廷富丽两种风格,形成独特的艺术张力。
此诗为唐代诗僧广宣应宫廷之命在重阳节所作。唐代宫廷重视重阳节庆,常举办赏菊宴饮活动,僧人广宣作为宫廷供奉,通过咏菊既展现佛门审美,又符合节庆氛围,体现"应制诗"歌功颂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