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善哉行
善哉行
贯休 〔唐朝〕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
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
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
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写水
写人
写草
古诗译文
有一位美人啊,姿态柔美如青扬。她能识别曲调、辨别音律啊,姿态光彩照人。绣花的衣袖捧着琴啊,登上君子的厅堂。就像那萱草啊,让我忘记忧愁。想赠送她紫玉尺和白银铛。很久不见她啊,湘水茫茫。
展开
知识点
作者:贯休,唐朝诗僧,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工诗善画,代表作有《禅月集》。 诗题:《善哉行》是乐府旧题,源自汉代,常用于表达赞美、感慨或人生哲理。 内容:本诗赞美女子才貌,表达思念之情,运用了比喻(如萱草忘忧)、象征(紫玉尺表高贵)等修辞手法。 历史背景:晚唐时期社会动荡,贯休的诗作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反思。 文化元素:萱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忘忧,湘水常与思念和神话传说相关。
展开
古诗注解
婉如青扬
:形容女子姿态美好,青扬可能指柳枝或比喻柔美。
识曲别音
:指精通音乐,能辨识曲调和音律。
令姿煌煌
:令姿,美好的姿态;煌煌,明亮、光彩照人的样子。
绣袂
:绣花的衣袖,表示华美或高贵。
萱草
:一种植物,古代传说中能使人忘记忧愁,又称忘忧草。
紫玉尺、白银铛
:珍贵的礼物,紫玉尺可能象征度量或高贵品质,白银铛是银制饰品,表达倾慕之情。
湘水茫茫
:湘水,指湖南的湘江;茫茫,形容水面广阔,隐喻思念之深和距离之远。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理想化的女子,表达了作者贯休对美好事物和情感的追求。前四句集中刻画女子的外貌和才艺,突出其高贵和光彩;中间两句以萱草比喻,抒发忘忧之情;后两句通过欲赠礼物和湘水茫茫的意象,转向思念和距离感。全诗融合了乐府的流畅抒情和唐代诗歌的精致艺术,反映了贯休作为诗僧的世俗情怀与超脱追求。讲解时应注意诗中的意象运用和情感层次,以及它在贯休作品和唐诗发展中的地位。
展开
古诗赏析
《善哉行》以乐府形式,描绘了一位美丽而多才的女子,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婉如青扬”“如彼萱草”,生动展现其柔美和忘忧之效。诗中对女子的才艺(识曲别音)和姿态(令姿煌煌)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女性的倾慕。结尾“湘水茫茫”以景结情,深化了思念之深和时空阻隔的无奈。整体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融合了古典乐府的抒情传统,展现了贯休诗歌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由唐朝诗僧贯休所作,贯休生活在晚唐时期,以诗画闻名,常游历各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怀和社会感慨。《善哉行》是乐府旧题,贯休借此表达对一位才艺双全女子的赞美和思念。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实际经历或对理想女性的向往有关,具体历史事件不详,但从诗中可推断出贯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乱世中的情感寄托。
展开
作者信息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古诗数量:
572
名句数量:
2120
作者其他古诗
1
献钱尚父
1万阅读
2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万阅读
3
酷吏词
1万阅读
4
少监三首
1万阅读
5
春过鄱阳湖
1万阅读
6
上留田
1万阅读
7
富贵曲二首
1万阅读
8
杞梁妻
1万阅读
9
观立翰林真二首
1万阅读
10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