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
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
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
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
无数忧虑中,一叶孤帆驶下鄱阳湖,极目远眺尽是风波浩荡。 吴地的山影与飞鸟一同隐没,楚地的寒意渗入衣衫。 经过这令人愁苦之地,才知旅途的艰难。 夕阳映照沙洲孤岛,回头望去,唯有一声长叹。
此诗艺术特色有三: 1. 意象对比:“片帆”对“风波”,“鸟没”对“衣寒”,以小见大凸显孤独 2. 情感递进:从“极目看”的客观描写,到“始知行路难”的主观感悟 3. 留白手法:末句“长叹”未言明愁绪内容,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讲解时可结合贯休《春晚闲居》等作品,体会诗僧笔下“江湖”意象的多重隐喻。
全诗以“百虑”开篇,奠定愁绪基调。颔联“吴山”“楚色”时空交错, 展现苍茫意境;颈联直抒胸臆,点明“行路难”主题;尾联以夕阳孤岛 的意象收束,长叹中蕴含无限感慨。贯休以简练笔法,将自然景观与 人生感悟融为一体,体现晚唐诗僧的沉郁风格。
贯休为唐末五代诗僧,晚年漂泊江南。此诗或作于其游历江西时, 借鄱阳湖风波暗喻晚唐动荡时局,抒发羁旅孤寂与人生艰难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