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还举人歌行卷
还举人歌行卷
贯休 〔唐朝〕
厚于铁围山上铁,薄似双成仙体缬。
蜀机凤雏动蹩躠,珊瑚枝枝撑著月。
王恺家中藏难掘,颜回饥僝愁天雪。
古松直笔雷不折,雪衣女啄蟠桃缺。
珮入龙宫步迟迟,绣帘银殿何参差,即不知骊龙失珠知不知。
写雪
写山
写雷
古诗译文
厚重如同铁围山上的玄铁,轻薄好似仙女双成身上的彩缬。
蜀地织机上的凤雏图案仿佛在蹒跚跳动,珊瑚枝枝交错托起明月。
比王恺家藏的珍宝更难挖掘,颜回饥寒交迫愁对漫天风雪。
古松般挺直的笔锋雷击不折,雪衣仙女啄食的蟠桃已然残缺。
玉佩叮咚步入龙宫步态迟迟,绣帘银殿参差交错何般华美,
却不知骊龙失去宝珠你知也不知?
展开
知识点
1. 贯休:晚唐著名诗僧,兼工书画,诗风奇崛,人称“得得和尚”。 2. 歌行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形式自由,音节格律不限,适于叙事抒情。 3. 铁围山:佛教世界观中围绕须弥山外围的咸海之铁山,见于《阿含经》等。 4. 董双成:神话人物,传说为西王母侍女,掌管蟠桃园,善吹笙。 5. 王恺石斗富:西晋时期石崇与王恺争豪斗富的著名历史事件。 6. 骊龙之珠:典故出自《庄子·列御寇》,价值千金的宝珠藏在骊龙颔下。 7. 晚唐诗风:晚唐诗歌趋向于雕琢字句、追求险怪意境,贯休为其代表。
展开
古诗注解
铁围山
:佛经中所述围绕咸海的大铁山,喻极致厚重。
双成
:即董双成,神话中西王母的侍女,此处借指仙女。
缬(xié)
: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轻薄华美。
蜀机凤雏
:蜀地织锦机上的凤凰图案,暗喻文采绚烂。
蹩躠(bié xiè)
:跛行状,此处化静为动形容图案生动。
王恺
:晋代富豪,曾与石斗富,藏有罕见珍宝。
颜回
:孔子弟子,安贫乐道,此处反衬文章价值超越物质。
僝(chán)
:憔悴、烦恼的样子。
雪衣女
:传说中白衣仙女或白鹦鹉,象征高洁。
骊龙失珠
:典出《庄子》,喻珍贵之物被夺,此处暗示诗卷精妙难觅。
展开
讲解
这首诗的核心是通过极端意象的并置来赞美人物的诗作。诗人用“铁围山上铁”的至坚与“双成仙体缬”的至柔,形容诗卷笔力雄浑与辞采飘逸的结合。第三句至第六句展开四组对比:动态的蜀锦凤雏与静态的珊瑚托月,象征创作活力与永恒美感;王恺的世俗珍宝与颜回的精神困顿,凸显诗卷超越物质的价值。第七八句以古松抗雷、仙桃残缺的意象,暗喻诗作历经磨难仍保持风骨。最后三句将读者带入龙宫幻境,用“骊龙失珠”的设问,既点明诗卷的珍贵难得,也留下回味空间。全诗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锤炼,共同构建出一个超越现实的艺术境界。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奇诡想象和密集典故构建出光怪陆离的审美世界。首联用铁山之厚与仙缬之薄的极端对比,突显诗卷笔法的刚柔并济。中间两联通过蜀锦、珊瑚、王恺藏宝等富贵意象,与颜回饥寒的清苦画面交织,形成巨大张力,强调诗卷精神价值的超越性。尾联引入龙宫仙境和骊龙失珠的典故,将诗卷升华至可遇不可求的瑰宝境界。全诗语言瘦硬险怪,充满禅意与浪漫色彩,体现了贯休作为“诗僧”的独特艺术个性。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唐,是诗僧贯休为友人举人的歌行体诗卷所作题赠。贯休虽为方外之人,但常与文人交往,推崇奇崛险怪的诗风。当时社会动荡,文人抱负难展,贯休借此诗赞誉友人诗卷的独特价值,以神话意象和夸张对比表达对超凡文采的欣赏,同时也暗含对现实困顿的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古诗数量:
572
名句数量:
2120
作者其他古诗
1
献钱尚父
1万阅读
2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万阅读
3
酷吏词
1万阅读
4
少监三首
1万阅读
5
春过鄱阳湖
1万阅读
6
上留田
1万阅读
7
善哉行
1万阅读
8
富贵曲二首
1万阅读
9
杞梁妻
1万阅读
10
观立翰林真二首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