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子何之,诗人始见诗。
清刳霜雪髓,吟动鬼神司。
举世言多媚,无人师此师。
因知吾道后,冷淡亦如斯。
孟郊去了何方?诗人的才华初次在诗篇中显现。 他的诗如清泉般剔透,吟诵时连鬼神也为之动容。 世间众人多爱逢迎之辞,却无人愿以他为师。 由此可知,我辈之后的诗道,也将如他一般冷清寂寥。
这首诗是贯休对孟郊诗歌的评论与致敬。诗人首先以"东野子何之"的疑问开篇,表达对这位前辈诗人的追思。接着用"清刳霜雪髓"的意象,精准概括了孟郊诗歌清冷深刻的艺术特色。"吟动鬼神司"则夸张地表现了其诗歌的强大感染力。后四句转入议论,批评当时诗坛的媚俗风气,感叹真正的诗道无人继承,预言其必将如孟郊般遭受冷落。全诗体现了贯休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纯正诗道的坚守。
贯休此诗以简洁的语言高度评价了孟郊的诗歌成就。首联以问句开篇,引出对孟郊的追思;颔联用"霜雪髓""鬼神司"的意象,生动展现了孟郊诗歌的清冷风格和强大感染力;颈联批评了当时诗坛的媚俗之风;尾联则预言了真正诗道的寂寞命运。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贯休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此诗为唐代诗僧贯休读孟郊诗集后所作。孟郊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诗风冷峻深刻,但生前并未受到广泛推崇。贯休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孟郊诗才的钦佩,同时也对当时诗坛崇尚浮华的风气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