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屈复屈,惆怅曲江湄。
自古身荣者,多非年少时。
空囊投刺远,大雪入关迟。
来岁还公道,平人不用疑。
年复一年地落第,在曲江边满怀惆怅。 自古以来功成名就的人,大多并非年少得志。 背着空囊远行投递名帖,冒着大雪入关却已迟了。 来年定会有公平的结果,普通人不必心生疑虑。
本诗艺术特色在于:首联用叠词"屈复屈"强化情感;颔联通过历史规律说理;颈联转为白描叙事;尾联预言式作结。时空处理上,从"年年"到"来岁"构成时间循环,"曲江湄"与"入关"形成空间转换。诗人将佛教因果观(尾联)与儒家劝勉(颔联)自然融合,体现了唐代诗僧的特殊视角。
全诗以"屈复屈"开篇,强化了落第的重复性。颔联用历史规律宽慰友人,颈联"空囊""大雪"具象化描写寒士赴考艰辛。尾联"来岁还公道"既表达对科举制度的信任,也暗含对友人才学的肯定。贯休作为方外之人,却能精准捕捉士子心理,诗中既有佛教的因果观("自古身荣者"),又具儒家的入世关怀。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贯休为僧人诗人,常与士子交往。诗中描写的叶蒙多次科举落第,贯休以此诗勉励友人。晚唐科举竞争激烈,许多士子屡试不第,诗中"大雪入关迟"暗示赴考艰辛,反映了当时寒门学子的普遍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