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住荆溪北,禅关挂绿萝。
风清闲客去,睡美落花多。
万事皆妨道,孤峰谩忆他。
新诗旧知己,始为味如何。
长久居住在荆溪的北岸,禅房的门前垂挂着翠绿的藤萝。 清风徐来,闲散的客人离去;酣睡正美,落花纷纷飘落。 世间万事都妨碍修行悟道,独坐孤峰徒然思念故友。 新写的诗篇送给旧日知己,不知你觉得滋味如何?
此诗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抒情议论,结构分明。"风清""睡美"等用语平淡却意境全出,体现贯休"触目成诗"的功力。诗人将修道之艰与思友之情并置,尾联以问句作结,留下回味空间。需注意唐代僧诗往往通过日常细节表现禅理,如"落花"暗喻无常,"孤峰"象征超然,解读时应结合佛教思想理解其深层含义。
全诗以简淡笔墨勾勒隐居图景:首联"绿萝"意象烘托禅意,颔联"落花"暗含时光流逝,颈联转向对修道的思考,尾联以诗寄情,含蓄深沉。贯休将佛理禅趣与文人雅致结合,"睡美落花多"一句尤显闲适超脱,而"孤峰忆他"又透出人间温情,体现其"诗僧"的独特风格。
此诗作于唐末五代时期,贯休晚年隐居荆溪时。韩偓是唐昭宗时翰林学士,与贯休交好。贯休虽为僧人,却与文人雅士多有往来。诗中既写隐居修禅的清寂,又流露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乱世中僧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