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一公后,相思时一吁。
眼中疮校未,般若偈持无。
卷句冰团大,炉烟枥橛粗。
劝君君记取,不用更他图。
自从与您分别后,每每思念便叹息一声。 眼中的疮痂尚未痊愈,般若经的偈语也未曾持诵。 展开的书卷如冰团般冷寂,炉烟与马槽的木头一样粗糙。 劝您务必牢记心中,无需再作其他打算。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 ① 对比手法:"眼中疮"的世俗痛苦与"般若偈"的宗教超脱形成张力 ② 意象创新:"冰团"喻书卷,将触觉与视觉通感结合 ③ 结构精巧:前实写病榻相思,后虚写修行感悟,尾句点破主旨 需注意"一公"的敬称体现唐代僧人间特殊的称谓文化,而"枥橛"等物象选择反映诗僧生活化的宗教体验。
全诗以质朴语言构建双重意境: 1. 前四句通过"叹息""疮痂"等具象描写,展现诗人病中思友的孤寂 2. 后四句以"冰团""炉烟"的苦修场景,升华出超脱尘世的禅意。 诗中"眼疮"与"般若"的对比,暗喻肉体痛苦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最终以"不用他图"的决绝体现禅者境界。
此诗作于贯休晚年隐居时期。贯休与僧人栖一交好,分别后以诗寄怀,诗中既表达思念之情,又通过"疮痂""枥橛"等意象反映自身清苦的修行生活,末句"不用更他图"体现其安于佛门的心志。